武則天遂開始她第一個目標:皇后寶座。
655年,武則天把她剛生下來的女兒親手扼死,然后誣陷是王皇后下的毒手。這個殺女案不久就發展成為王皇后與她的家人以及蕭淑妃也參加的,圖謀對李治不利的謀反案,興起宮廷大獄。結果把王皇后、蕭淑妃各打一百棍,砍斷手足,再投到酒缸,聽她們衷號而死。不久后,李治正式冊封武則天當皇后,距她離開感業寺只有一年七個月,攻勢之凌厲與無情,使人驚駭。
武則天完成第一個目標后,接著追求第二個目標:權力。這當然需要非凡的設計與耐心。李治頭部經常劇痛,雙目不能睜開。武則天就跟李治同時出現在金鑾殿上,聽取大臣報告,并由武則天裁決,政府官員稱她們夫婦為“二圣”,政府的控制權遂無聲無息地滑到武則天手中。武則天所需要的是李治這樣不生不死痛苦地活下去,使她有充分的時間鏟除反對她的人,并埋伏下自己的力量。然而李治活得未免太久,他在位35年,到683年才死。
武則天后來對李治厭惡入骨,但她能控制自己,沒有謀殺他,這是她絕頂聰明的地方。李治死后,武則天所生的第三子李顯繼位,只有三個月,武則天就把他罷黜,立她所生的第四子李旦當皇帝,武則天以皇太后身份臨朝聽政,李旦完全成為木偶。
這樣維持了七年,到690年,武則天認為時機已經成熟,再把李旦罷黜,自己坐上皇帝的寶座。唐王朝,這個聲勢煊赫,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,被武則天不動聲色地取消。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,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,她建立的王朝稱周王朝(史稱南周或武周)。
神龍元年(705年)正月二十二日,張柬之、崔玄(日韋合并)等迎李顯太子,殺張昌宗、張易之等,逼武則天讓位于李顯。二十三日,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監國。二十四日,武則天下詔傳位于太子李顯。二十五日,太子李顯即帝位,為中宗。二十六日,武則天移居上陽宮。二十七日,唐中宗李顯率百官謁上陽官,上尊號曰“則天大圣皇帝”。二月初四,唐中宗恢復國號為唐,至此,15年的武周王朝告終。同日,唐中宗復改神都為東都,北都為并州。十一月二十六日,武則天病死于上陽宮仙居殿,享年82歲。遺詔:去帝號,歸乾陵合葬。王皇后、蕭淑妃及其牽連的人都予赦免。神龍二年(706年)五月十八日,葬武則天于乾陵,謚號“則天大圣皇后”;景云元年(710年),改稱“天后”,后又改稱“大圣天后”;延和元年(712年),改稱“則天后”;天寶八年(749年),追尊為“則天順圣皇后”。武則天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,頗具傳奇色彩。
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時代,因為她觸犯了家族天下的傳統,打倒所有的反對者,當了女皇帝,所以被歷代統治者指責為“狠毒、淫蕩、殺人如麻”的暴君。但在武則天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經濟發展的也是十分迅速,武則天通過不同的改革措施,使得大唐提升,邊疆穩定,武則天重視衣業繁榮富足,人民安居樂業,生活穩定,因此從以上種種足以說明,武則天為唐朝的繁榮昌盛做了不可磨滅貢獻!這些都掩蓋不了她的輝煌政績。